查看原文
其他

你们与其说是养孩子,不如说是养简历 | 主编共读06

全文共2930余字,读完约需17分钟



   主 编 摘 选


孩子正在被催促、被施以重负、过度繁忙。

——艾尔菲·科恩


鲜有家长具备勇气和独立性,做到更关心孩子的幸福,而非孩子的成功。

——埃里希·弗洛姆



授 权 连 载



正TEXT文




尽管并非广为人知,但当“紧张”一词用于形容某人的情绪状态时,其实是一种比喻。此词最初限用于金属及其他材料的科学研究领域当中,是指受到过度外力下的“扭曲或损形”。例如一条钢筋只能承受一定程度的紧张,否则就会断裂。


那么,从比喻的角度说,给孩子一个与其相当的力量会是什么样的呢?孩子“断裂”后又会发生什么呢?


孩子的年龄一旦达到二位数,家长训育策略的风险就会提高。青春期少年更容易闯祸,当他们反抗受控时,家长通常会试着诉诸更严厉的管教和更严重的惩罚形式。但稍大一点的孩子所感受到的压力还会来自其他方面,他们渐渐感到自己不仅被期望表现顺从,还要获得成功;不仅要乖,还要出色。



在过去20年当中,儿童心理健康专家及其他育儿专家的作品一直在警告我们:孩子正在被催促、被施以重负、过度繁忙。2002年发表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城郊青少年(11~12岁)中酗酒(男孩)和抑郁(女孩)比例过高,令人不安。研究人员将这些症状的根源追溯到孩子已经被家长指引着全力以赴考入重点大学。


另有研究显示,家长过度专注学习成绩的7年级学生,更容易出现抑郁和“适应不良性完美主义”迹象,而家长更关心孩子“幸福感”而非“学习成绩”的学生则较少出现这种情况。请注意这两个目标不仅完全不同,甚至有时扯向截然相反的方向。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曾不无悲哀地说道:“鲜有家长具备勇气和独立性,做到更关心孩子的幸福,而非孩子的成功。”


在极端情况下,家长的“催逼成功”能达到狂热状态,孩子的“现在”被完全抵押给了“未来”,任何有意义、有乐趣的活动都牺牲给了准备考取哈佛大学的无休止的努力。这些家长牢记胸中底线,评估孩子每一个校内或校外活动的决定,衡量标准仅是其可否为未来的辉煌目标作贡献。他们与其说是养孩子,不如说是养简历。到了上中学时,这些孩子已经学会严格按照取悦大学入学委员会的方式去登记参加兴趣班,忽视自己当下真正的个人兴趣。他们习惯向老师发问:“我们需要知道这个吗?”——而不是“这是怎么回事?”——他们已经将自己的目标黯淡地锁定在努力提高一点GPA分或SAT分。


这种成绩压力感在许多家庭极为普遍,孩子在行为上表现完美,从不给家长或老师添麻烦,尤其是那些高度成功的家长(这里是指金钱富有,作为家长则不一定成功),更可能会给自己的后代施加强烈且往往不切实际的要求。那份针对11~12岁儿童的研究报告题目发人深省:“优越还是压力?—— 富足家庭青少年之研究”,作者之一以前就曾发现,家庭相对富裕的青少年要比收入较少家庭青少年更容易滥用药物和产生焦虑感。


总而言之,孩子感受的紧张因地区不同而存在本质不同,但这并不能说明只有富裕家庭的孩子才会有紧张感。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工人阶级家长也可能会下定决心为孩子创造自己从未享受过的机会,甚至会更坚决地确定孩子必须认真利用这些机会。这种紧张与家长坚持聘用私人教师的孩子所面对的紧张不尽相同,但二者都是“紧张”。


另外,如果压力在于不仅要优秀、而且要在同学中出类拔萃,其后果对(任何收入水平、任何种族背景的)孩子来说尤具毁灭性。这样的孩子会认为身边的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己通往成功的阻碍,其可预知的后果包括不合群、好斗、妒忌(优胜者)和轻视(落后者),其自我评价通常也会因人际关系而变差。毕竟,如果你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完全取决于是否战胜他人,那么你充其量只会在某些时候消除疑虑和信心满满。因为没有人会永远胜利。



回溯至20世纪80年代,曾有两位心理学家对800多名高中生展开调查,发现那些求胜心切的学生“独特之处在于他们更依赖建立在外界评价和行为表现基础上的个人价值评估”。也就是说,他们的自我评价完全取决于他们在某项任务中的表现如何以及别人如何看待他们。竞争让人类的自我评价变得有条件和不稳定,无论是获胜者还是失败者,概莫能外。更重要的是,这种影响还不仅限于“过度”竞争中,相反,只要孩子感觉处于一种“你死我活”的对立状态下,就必定要付出心理代价。


上述理论可以说是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供我们审视自己对孩子的过火行为,“参与孩子的生活”正演变成“过度介入他们的生活”。我认为真正的问题并不是“我们做了多少”,而在于“我们做了什么”。当然我们应该从过多关注孩子的成绩——或者更糟糕,试图让他们超越所有同龄人——的状态中放松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是减少养育行为就行了,而恰恰说明我们应该选择更好的养育模式,例如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更少的控制。


与其追问我们是否做得太多,倒不如质疑我们做这一切到底是在为谁。一眼望去,好像家长只不过是将孩子的幸福放在自己的幸福之上,这就是新近出版的一本育儿书籍中所提到的“过度养育”现象(即“直升机父母”,这些父母像直升机一样在孩子的周围盘旋守望,阻碍了父母视孩子为独立个体,也让父母不易从孩子与父母有别的有益角度来看待孩子。——译者)。但如果加以深究,某些情况下家长的表现则更像是“狐假虎威”,此词通常用来指体育迷在偶像队伍取得胜利后所表现出来的骄傲和狂喜,但其似乎也同样适用于描述那些从孩子成功中获取间接快感的家长心理。与这样的家长见面没几分钟,他们就设法让你知道他们的孩子在某个项目中极具天赋,或是加入了全美最好的网球队,或是被斯坦福大学提前录取了——总之就是要尽快听到你的赞美和表扬。


显然,为孩子骄傲无可厚非。但如果吹牛变得过度——太强烈、太频繁,或过于迫不及待——那么家长就可能是过于将自我认同拴绑在孩子的成绩上,尤其是当那些夸耀的话听上去更像是得意洋洋,而非充满爱意。这些家长喜欢攀比,毫不含蓄地表示他们的孩子不仅聪明,而且比其他孩子都聪明。(这很像汽车保险杠上常见的贴纸:我的孩子是××学校里的优等生——言下之意:你的孩子不是。)


听着这些家长的话,你会开始怀疑这些成绩并不是孩子自己取得的,而是被爸爸妈妈诱骗出来的,他们对孩子跟随得太紧、逼迫得太猛,或许爱得太多、但爱得太有条件。你不禁会产生疑惑,这些孩子是否会在其无法令人钦佩时还依然坚信自己是被爱的。家长心中的方程式:“孩子的成功=我的成功”、“因为有我,所以孩子成功”,与选择性使用正面强化这样的养育技巧有直接关系,导致孩子认定要想得到家长的拥抱和微笑,就必须表现良好,家长并不会因为他们是谁而感到骄傲,而只看他们做了什么。

——节选自《无条件养育》第五章:逼向成功(068-072)


欢迎大家到留言区发表读后感

主编大大会回复每一条留言

就亲子间遇到的实际问题

与大家互动交流!

除了微信留言

您也可以下载看佛山APP

点击正中的活动专区,参与共读交流哦



历 史 文 章


1、妈妈,无论我成功失败都拥有你的爱吗?丨主编共读01


2、人性贵于世间任何规则丨主编共读02(文末送福利)


3、家庭应是规避交易的港湾丨主编共读03(文末有福利)


4、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因为他们曾经那么努力把自己变得不是自己(福利加推) | 主编共读04


5那些最想控制孩子的家长,最终会发现对孩子的控制力最弱 | 主编共读05



编辑:罗粤湘

主编:窦希

爱我请点我在看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